海兰江畔植绿忙,琵岩山巅增景酣。清明时节的龙井市琵岩山文化旅游风景区草木仍未返青,但项目建设却让一松亭上下春潮涌动。
“看到足球场北面这片区域了吗,近期将全面开工建设多功能旅游服务区。”4月5日,记者在该景区入口处看到几辆观光电瓶车整齐排列在停车场。据该工程项目经理何伟介绍,随着景区游客的增多,现有的接待能力亟待提高,他们今年将在景区入口北侧,新建一处30公顷左右集停车场、休闲采摘园、儿童娱乐项目及国防文化景观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旅游服务区。同时,通过提炼景区中最具特色的文化元素和文化特征,在景区入口处新建一座景观式大门,展现整个景区的主题意境,让游客一入园便能感受景区的文化魅力。
琵岩山并非新景区,但去年以来却以新貌示人。2017年4月琵岩山文化旅游风景区项目启动, 投资4000万元,相继完成部分木栈道、稻草人、风车以及花海等景点设施建设,当年吸引了州内外大量游客。今年,他们计划投资2亿元,进一步完善景区基础设施和游乐设施建设。
山坡的草地上有新铺盖的营养土,林木间的空地新移植的金达莱枝条舒展,道路两侧工人们正栽种花树……走进琵岩山,综合景区建设的热度扑面而来。
“琵岩山花海不仅可以看、很好看,同时还要能玩、好玩。”何伟告诉记者,该项目以“花”为主题,总面积13公顷,依托琵岩山现有地形、林地等自然资源,以应季花卉为造景元素,今年将在去年种植的百日草、黑心菊等大众品种的基础上,再引进羽扇豆、山樱等热带草本、多年生木本花卉品种,游客可在琵岩山看到由20多种花汇聚而成、极富民俗气息的朝鲜族稻草人、绿色植物雕塑等文创性景观类造型点缀的花海。除观赏外,今年的花海景观项目更着重模式创新,通过打造玻璃吊桥、索道速滑、旱雪彩色滑道等娱乐设施,让景区景点更加具有参与感和互动性。
记者跟随山道上运输材料的车辆来到玻璃吊桥施工现场,桥头平台地基已经初见模样,脚下薄冰半覆的海兰江缓缓流淌,对面群山的层峦叠嶂与远处龙井市区的热闹繁华相得益彰,让人对站在空中吊桥无遮挡欣赏四周风景充满期待。该玻璃吊桥总投资2000多万元,长240米,与地面落差超过200米,建成后可透过玻璃直接看到钢架结构与海兰江江面。同时,该玻璃吊桥还将把3D技术融入其中,当游客走在玻璃栈道上,玻璃上的感应装置会迅速反应,使钢化玻璃呈现出碎裂效果,并伴有破裂音效,让游客享受到更震撼、更强烈的身心体验。此外,玻璃吊桥一侧长达400米的高空索道速滑项目也将于4月中旬开工建设。
良好的游园体验,离不开科学完善的配套设施。在琵岩山餐饮服务中心扩建改造现场,钢架林立,工人们正在紧张施工中。据何伟介绍,为了提高服务质量,他们将餐厅外扩,加盖民俗特色饮食档位,并新增富有朝鲜族特色的大冷面餐馆及民俗演绎舞台,新建旅游厕所、安装景区无线网络及监控。同时,还将进一步规范工作人员的接待、讲解等服务,提升景区配套服务水平,给游客带来更加舒适的游园体验。
“借着全域旅游的东风,我们计划在3至5年内,将琵岩山文化旅游风景区打造成为全国最大的花海景观项目地。” 在琵岩山这种只争朝夕的建设热度里,“花成海、树连片、景连点”的文化旅游风景区框架日渐清晰,一个集生态观光、休闲娱乐、养生度假于一体的“花海养生度假”胜地正在海兰江畔火速形成中。